|
水性涂裝常見弊病及解決方案时间:2020-12-10 綜合水性木器漆刷涂及噴涂的施工方式,在施工過程中常見的施工弊病主要有刷痕、流掛、縮孔、裂紋、發白、附著力差、失光、起粒、橘皮等。以下針對各種問題進行原因分析,并針對相應的原因給出解決方案。 刷痕 原因分析 1、漆料的施工黏度過高,導致漆料流平效果不好而產生刷痕; 2、用于刷涂的毛刷不夠柔軟,刷毛不夠長導致刷痕; 3、在施工過程中來回涂刷次數過多,漆料在刷涂過程中開始干燥,若來回刷次數過多,后期漆料流平能力變差導致刷痕; 4、在首次涂刷后漆膜沒有完全干透,進行第2次刷涂導致刷痕; 5、施工環境太過干燥,漆膜表干太快,還未來得及流平,導致刷痕明顯。 解決方案 1、針對黏度過高導致的刷痕,建議施工時嚴格按產品說明要求稀釋漆料,控制施工黏度在要求的范圍內,一般噴涂施工黏度(涂-4 杯黏度)在18S左右最好; 2、采用細羊毛刷施工,并盡量輕刷,從源頭上控制粗痕的產生; 3、避免來回多次刷涂; 4、避免在漆膜未完全干透的時候重刷; 5、避免在天氣干燥時施工,尤其在相對濕度小于30% 時不宜刷涂。 流掛 原因分析 1、漆料的施工黏度太低; 2、一次刷涂或噴涂太厚; 3、施工時空氣濕度太高,氣溫太低; 4、噴涂時流量調得太大,小面積一次出漆量太多。 解決方案 1、施工時嚴格按產品說明要求稀釋漆料,控制施工黏度在適宜的范圍內; 2、建議施工工具選用細薄羊毛刷,避免一次厚涂; 3、控制施工環境溫濕度在合適范圍內,一般溫度在5℃ 以上,相對濕度在30%~80% 之間,最佳施工條件為溫度15~30 ℃ 、相對濕度55%~80%; 4、噴涂時調整噴槍流量到合適大小。 縮孔 原因分析 1、施工基材被污染,可能有油污或者雜質; 2、基材上的舊漆或罩面漆未處理好就進行施工; 3、兩道漆的施工間隔過長。 解決方案 1、針對基材被污染的情況,施工前應徹底清潔; 2、施工前對舊漆膜或上一道漆膜進行充分打磨; 3、縮短兩道漆之間的施工間隔,如果客觀條件不允許則須在施工前對上一道漆膜充分打磨。 裂紋 原因分析 1、施工環境溫度低于水性木器漆的正常成膜溫度; 2、漆膜太厚; 3、基材出現裂縫或者收縮。 解決方案 1、避免在溫度低于5℃ 時施工; 2、避免厚涂,每次施工控制漆膜厚度在適中狀態; 3、選擇好的基材,或者對基材做好填充處理。 漆膜發白 原因分析 1、施工環境濕度過大,溫度過低; 2、制成的漆膜太厚,底層漆料未完全干透,水分揮發不出來,使得漆膜出現發白現象。 解決方案 1、避免在極端環境中施工,控制施工時的溫濕度,保證漆膜在良好環境中成膜; 2、控制漆膜的厚度,避免一次刷涂過厚。 附著力差 原因分析 1、施工基材表面不潔凈,有油污或者灰塵,或上道漆打磨的粉塵未處理干凈; 2、需要多次涂裝的,未對前一道漆進行打磨; 3、基材水分含量太高,在干燥過程中水分向外蒸發,將漆膜頂起導致附著不良。 解決方案 1、在刷漆或噴涂前,對施工基材進行仔細清潔,必要時可用一些溶劑進行清洗; 2、多次施工時,每次施工前須對上道工序的漆膜進行仔細打磨,觀察無亮點即可,同時也要注意避免磨穿上道工序的漆膜; 3、施工前先檢測基材的含水量,水分含量較大的建議先對基材進行一些處理,降低水分含量。 失光 原因分析 1、施工環境濕度太高,漆膜干燥時間長,導致在干燥過程中光澤高的樹脂往下沉淀,產生失光現象; 2、噴涂施工時漆膜太薄,形成漆膜的樹脂少,導致光澤偏低; 3、基材表面水分含量太多,或者刷涂施工時工具含水較多,間接稀釋了漆料,導致光澤比預期效果差; 4、漆料在施工時加水太多,過度稀釋。 解決方案 1、控制施工環境的相對濕度,當相對濕度大于80%時不要施工,或者采用抽濕設備降低相對濕度,確保漆膜能正常干燥; 2、調整噴槍的出料量,控制涂膜厚度在正常范圍內; 3、在施工前確;谋砻娓稍,如未干燥應徹底晾干,涂刷工具也應盡量做干燥處理; 4、嚴格按照產品的使用說明配漆,避免加水過多導致成膜后樹脂含量低造成失光。 起粒 原因分析 1、施工環境較差,空氣中粉塵/灰塵太多,噴涂/刷涂后大量粒子落在漆膜上; 2、漆料沒有用相應目數的濾布過濾。在配漆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一些小雜質,配好漆后應用濾布進行過濾; 3、用織物清理基材時掉落一些纖維。 解決方案 1、保證施工環境的干凈清潔,施工前地面灑水,并在窗戶、門上加裝濾網裝置; 2、配好漆后用200目的濾布過濾后再刷涂/噴涂; 3、用不掉纖維的織物進行清理基材。 橘皮 原因分析 1、噴涂或刷涂的漆膜太厚; 2、施工環境濕度太小,空氣干燥導致表干太快; 3、如果用有氣噴涂時,氣壓太小導致。 解決方案 1、控制好一次噴涂或刷涂的漆膜厚度; 2、避免在空氣干燥時施工,如果確實需要施工的,可通過使用加濕設備等調整施工環境; 3、調整噴槍壓力大小到合適范圍。 家居行業技術咨詢電話13301505755 歡迎關注家居薈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家居薈公眾號,了解更多有用和有趣的家居知識! |